马云骑两万不到自行车,我不意外,穿一千三的鬼冢虎,我也不意外
发布日期:2025-07-26 03:52:39 点击次数:134
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见过哪个首富出门骑的不是豪车,是两万不到的山地车,手腕上戴的不是金表,是29块的迪卡侬护腕?
我是真没想到,在西湖边的夜骑路线上,网友居然偶遇了马云。没有保镖,没有排场,一身轻松休闲的打扮。他骑着车穿过人群,甚至还有人喊了声哟,这不是马老师吗,他抬头笑笑继续蹬车。
但真正让我愣住的,不是他的出现,而是那条护腕。我盯着视频暂停了几次,确认那不是山寨,也不是联名,是我去年夏天在迪卡侬买的那个,29块钱一对的旧款护腕。我平时戴着去打球、出汗了拿来擦脸,一点不显眼,也没人注意。但马云戴着,忽然让我意识到,有些人的低调,不是作风,是生活方式。
我查了一下他的那辆自行车,大概是一款闪电Specialized的入门山地,国内官网价格在18999元。虽说比共享单车贵得多,但和动辄几十万起步的豪车比起来,确实是自行车圈的实用型。鞋子是一双Onitsuka Tiger,淘宝上有同款,标价1299元。除了裤子和外套找不出具体型号,其它身上物件大概率也不是什么高定。
这套搭配听起来像不像你公司那位周末骑行爱好者的装扮?说实话,和马云以往出席活动的形象差得挺远。印象里他总是衬衫、皮鞋、西裤,偶尔上电视穿得也精致得体。但退居幕后这几年,他的状态明显变了。不再接受公开采访,不再频繁亮相资本论坛,反而更常出现在街头、书店、咖啡馆。
有网友说,这种隐退式出镜,其实才是更高段位的品牌建立。但我更好奇的是,当他不再处于镁光灯下,他穿什么、去哪、和谁在一起,是不是就更能映射出他当下最真实的生活?
马云的身份,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很特殊的。他不是靠继承家业,也不是靠投机起家。阿里从1999年创办,到2014年在美股上市,他从一个老师变成了全国知名的企业家,甚至一度是新时代奋斗者的象征。他曾经说过一句话:钱太多,是一种负担。当年听这话只觉得是成功人士的调调,今天再看,或许他真不是在讲客套。
有趣的是,在他宣布退休的2019年,阿里市值还只有4000亿美元左右。到现在已经突破8000亿美元,翻了整整一倍。他个人虽然逐渐从董事会、基金会、甚至支付宝股权中退出,但影响力并没有减少,只是更隐蔽了些。有人曾统计过,他在2023年一整年公开出现的次数,不超过6次,而且大多是非正式场合。
这跟他的简约生活并不是分开的两件事。我查了几个他最近出现时被拍到的物品细节,发现很有意思:
• 手上的护腕是迪卡侬的
• 自行车是闪电的中端款
• 鞋子是淘宝能买到的Onitsuka Tiger
• 有一次背的双肩包,居然还是老款卡帕的,售价不到400元
这些品牌加在一起,还不够一场高端酒会的门票钱。但组合在他身上,却完全不显廉价。相反,还带着点那种只有退休大叔才有的自在。
你说,是不是有钱到一定程度的人,反而更能知道什么对自己有用、什么是多余的?
我认识一个在投行工作十年的前同事,去年突然裸辞去云南养蜂。他原来一身西装,出入头等舱,香奈儿男士香水一瓶不低于1200元。但现在他发朋友圈,穿着杂牌冲锋衣,在大理的山上修蜂箱。我问他这变得也太快了,他回了一句,这不叫变,这叫脱壳。
可能脱不脱壳是能力问题,能不能面对脱壳后的自己,是更难的判断。
马云没说自己脱壳,但从他最近的行踪来看,明显在减少一切身份叠加。西湖夜骑只是一个例子,前几个月他还被拍到在东京的街头吃面、在泰国学画画、在西班牙的酒吧点了一份普通的早餐套餐。有时候,一个人要彻底摆脱高处的惯性,需要很强的内在动机。或者说,必须有强大的安全感,不再需要用看起来很成功来证明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被消费主义催眠,以为一个人的衣着、出行、社交圈就代表了他值不值。但马云身上这个现象,其实也在打脸这些公式:你看,他不用奢侈品牌、不请随行助理、没有仪式感,却依然具备影响力。甚至正因为如此,才让人更好奇他在想什么、要干什么。
有人说他这是游山玩水躲风头,也有人说他在布局新一代教育科技。但不论是哪一种,说到底都说明一件事:他正在主动控制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节奏裹挟。控制节奏这件事,对于身处系统中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能力。
我想了很久,如果换成是我,有他的财富和自由度,我会怎么穿衣、怎么生活?老实讲,我可能还是会买些贵的,偶尔坐头等舱,也许不会戴迪卡侬。但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戴迪卡侬,而在于你敢不敢穿上它,走进人群,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你有没有想过,等你真正不需要再证明自己时,你会选择怎样的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