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逆天加税升级:中国石墨成全球新能源命门,谁能扛住贸易冲击波?

发布日期:2025-07-29 21:29:27 点击次数:199

这波操作,不是小打小闹,是直接把七成国家拉进“关税战”现场,特朗普到底图什么?

150多个“次要贸易伙伴”,出口量不大,但被一锅端,特朗普干脆连谈判的门都没留,通知一出,生效时间只给两周,谁敢吭声?

这些小国家的无力感,和《史记》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出一辙,国力差距大,怨气没地撒,敢怒不敢言——特朗普就是要这种压迫感。

但关键戏不是在这些小国,主要贸易伙伴才是“重头戏”,日本25%、越南20%、欧盟最高20%、巴西甚至50%,加税标准直接分档,留了点“谈判空间”,但真能谈下来?

特朗普的惯用套路就是先砸门再谈判,主动权全捏手里,让对方只能求着降点税,谁能不窝火?

说回中国,这次他居然憋了半天没直接报具体数字,毕竟年初那波“你加我也加”,双方互飙关税到145%,谁也没服谁,特朗普还真有点忌惮。

2月初签的对华10%关税,三天后中国就反手回击,美国煤炭、天然气、原油、农机全线加税,节奏快得特朗普直皱眉。

结果三四月双方升级到145%,美国本想着靠加税逼中国让步,没想到中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硬刚到底。

更狠的,中国稀土出口一收紧,美国芯片、军工产业链直接慌了,5月10日日内瓦谈判,关税才被压回10%,关税战第一回合,特朗普吃了大亏。

但和平没维持多久,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又抛出“石墨倾销、补贴”指控,对中国阳极级石墨直接砍93.5%税率,理由是“低于美国市场价”。

别觉得石墨是小玩意,全球阳极级石墨,中国产能占80%,特斯拉这种电车大厂的原材料,绝大部分都得靠中国。

这玩意重要程度不亚于稀土,一旦被卡脖子,美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全线告急,特朗普现在的思路,就是提前拆中国“后手牌”。

美国这波动手,明面是反倾销,底色还是想给自己谈判多点筹码,毕竟稀土那一仗吃了亏,不能再被中国卡两次脖子。

中国外交部回应得很快,重申中美贸易互利共赢,坚决反对设壁垒,提醒美方别再玩火——但美国真会听进去?

一边说着公平贸易,一边给全球七成国家加税,这种操作,短期看美国收点小利,长期谁还敢和你做生意?

特朗普自第二任期以来,频频插手别国事务,贸易政策左右摇摆,国际渠道都快被他搅浑了,谁能适应?

小国没选择,大国有底气,中国的反制手段,一是高关税对等回击,二是紧握稀土、石墨等关键资源,三是多边谈判争取国际支持。

你看,2025年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石墨需求暴涨,中国牢牢占据核心供应商地位,特朗普这波加税,真能断了美国的后路?

美方多次想摆脱对中国关键原料依赖,但短期内根本做不到,投资、基建、技术链都不在位,只能硬着头皮挨宰。

每次加税,欧美日等大国都得坐到谈判桌上,结果无非是争取降点税,或者互相威胁加码,最后还是回到“谁更能扛”这个原点。

特朗普的“加税外交”,短线能捞点谈判优势,长线却在消耗美国信用和产业韧性,别的国家看在眼里,谁还会放心把命门交给美国?

中国的底气,来自全球最大制造业体系,关键原材料、下游应用一条龙,石墨只是其中一环,手里还有稀土、钨、锑等牌。

而且中国不只打贸易战,还在加快自主技术迭代,新能源、半导体、动力电池等领域,美国想“脱钩”,门都没有。

再看全球反应,欧盟、日本虽然嘴上抗议,但也得考虑产业链安全,巴西、越南更是被动挨打,谁还敢和美国死磕?

美国这波加税,虽然声势浩大,但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中国的资源控制力,已经决定了谁更能笑到最后。

特朗普想用关税挤压对手,结果反而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升级、扩大内需,倒逼全球市场“去美元化”“去美依赖”。

2025年这轮关税风暴,表面上是美国强势出击,实际上更像是一次全球产业链重洗牌的催化剂。

谁能灵活应对、谁能稳住核心供应,谁就能在新一轮博弈里抢到主动权,能不能打破美国的套路,关键还得看产业链的底气和创新力。

美国砸下的这颗“关税炸弹”,是短期震荡还是长期冲击,还得看各国怎么接招,谁会是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