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刘伯承在总部揭朱德的短,他说:当年,朱老总曾被我打得到处跑

发布日期:2025-07-27 08:15:07 点击次数:135

前言

刘伯承元帅与朱德元帅都是我国声名赫赫的开国元帅,两人在战争时期靠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打出了一场场漂亮的胜仗,为我国的解放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两人作为元帅当中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两位元帅,其实最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便已经相互认识了,但是在当时却并不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而是兵戎相见的对手。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曾经在等待会议开始时闲来无事与朱老总手谈了一局,棋盘用子与沙场用兵其实大同小异,都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奈何棋盘优势不在刘伯承这边,朱老总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刘伯承对此倒无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如若接受不了失败,那也便无法取得成功了。

但是两人作为挚友,相互间的调侃自然少不了,只见刘伯承投子认输之后,又捻起一枚棋子在手中摩挲,笑呵呵的说道:“朱老总,这么多年可算是被你扳回一城了,不容易啊。”

朱德听后哈哈大笑,摇着头指了指刘伯承,刘伯承为了缓解抗日战争带给士兵们的压力,对着不远处站岗的士兵喊道:“小伙子们,你们不知道吧,当年你们的朱老总可是在战场上被我打的‘屁滚尿流’哩。”

朱老总向来宅心仁厚,连毛主席都评价他“意志坚似铁,度量大如海”,更何况被挚友调侃几句又不会掉几块肉,自然不介意刘伯承的言语。

那么两人同为我国的开国元帅,为何会在战场上短兵相接?

朱老总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输给了刘伯承元帅?

朱老总与刘伯承的相识

朱老总于1886年出生于一户佃户的家庭,与刘伯承元帅同为四川人,比刘伯承大6岁,早在1909年便加入了李经羲创办的云南讲武堂,在同年,又转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在1911年,朱老总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加入了云南新军,参加了辛亥革命。

而同样在1911年,在接受了新中式教育之后,刘伯承祛除了旧社会留在他身上的最后一点糟粕,随后在“辛亥之风”席卷全国之后,同样加入了孙中山的麾下。

在1917年,朱老总被任命为了滇军的旅长,而刘伯承则处于熊克武的麾下,而在开始时,两人其实还合作过几场战争。

四川的军阀熊克武曾经派遣刘伯承去找朱老总所在阵容的头部领导人——云南军阀唐继尧详谈联手的事情,是为了共同讨伐四川的军阀刘存厚。

在机缘巧合之下,刘伯承与朱老总两人因为“志同道合”聊的十分尽兴,这也为两人在多年之后结下的深厚友谊打下了基础。

朱老总战场失利,败于刘伯承元帅

然世事无常,让人捉摸不透,造化弄人,任谁都无迹可寻,在蔡锷去世之后,川军(指在清政府带领下的川军)其实在护国战争之后就变得名不副实。

从一支保家卫国的军队在熊克武的一番操作之下变成了有着正规军战力的倭匪流寇,惹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叫苦不迭。

1920年,野心大的天都要装不下的熊克武,想要彻底掌控四川,打着“川人治川,驱逐异军”的口号,向之前还是盟友的军阀唐继尧发去了驱逐令。

唐继尧作为云南的军阀能够在四川的南部占据一席之地,自然不是什么易予之辈,面对熊克武联合了诸多的四川当地的大小军阀发来的“逐客令”,唐继尧枭雄心性也展露了出来。

派出了朱老总带领的滇军去与熊克武对峙,然而没想到的是,代表熊克武方面出战的竟然是自己刚刚结识的好友刘伯承。

这让两人十分的无奈,但是奈何阵容相对,“各为其主”,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了,两人之间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而这场战争,很快就以刘伯承的胜利而告终,滇军因为平日里经常欺压百姓,导致人人都吊儿郎当的,军纪涣散,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不堪入目。

朱老总十分的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着手底下一个个歪瓜裂枣的士兵,只得狼狈逃离了战场,朱老总并不会为这场没有丝毫意义可言的战争的胜负而起心动念生出什么情绪。

反而为中国的现状而担忧,现在的中国清政府倒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地又军阀四起,内忧外患,让朱老总十分的忧虑。

两人共事

而这个念头在刘伯承与朱老总以及所有接受过新思想的人民群众的脑中都有过呈现,所幸在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给了这些散落各地的红色革命将士一个居所。

朱老总在“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1922年的8月奔赴德国,与周总理见面,并且在同年的11月加入了共产党。

而刘伯承也在1923年参加讨伐吴佩孚的战斗之后,阴差阳错之间结识了杨闇公、吴玉章等人,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刘伯承的起义军来到了武汉,在此处见到了朱德,两人相见之后,双手紧握,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而刘伯承带领起义军来此,自然不会只是为了看朱老总一眼。

而是组织上决定让朱德与刘伯承携手拉起一支起义队伍,扩大起义规模,加快起义进程,两人在相见之后,立即整装待发。

去往了南昌地区,与贺龙、周总理等人一同组织了南昌起义,在1927年的8月1日凌晨两点,因为起义遭到了泄密,所以提前在南昌城内开了第一枪。

这也算是两人携手参与的第一场有意义的战争,两人在南昌起义期间依旧是分兵作战,但是两人之间共同的思想在现实中得到了体现,使得两人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总结

两人的经历截然不同,却又因为有着对世界同样的希望被吸引到了一起,老话说“花香蝶自来”,我党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取得最终的胜利。

究其原因还是我党的理念正,吸引了诸多根正苗红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加入,历史的发展看似偶然,其实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在正向的带领下,不管中途经历如何的坎坷,只要坚持下来,结果一定是正向的。

刘伯承元帅与朱老总都是我军不可多得帅才,在硝烟四起的年代稳步前进,无数共产党人身上缠着缰绳,拉着中国人民一步步的朝着希望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