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的关系是 “权力争夺+教派矛盾+代理人战争”

发布日期:2025-07-28 16:53:14 点击次数:177

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的关系本质上是也门内战中长期对立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其矛盾根植于历史、教派、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

⚔️ 一、历史与权力争夺的核心矛盾

权力更迭与胡塞崛起

2014年,胡塞武装(什叶派分支“栽德派”)攻占首都萨那,推翻受国际承认的也门政府(总统哈迪),迫使政府流亡南部及沙特。

胡塞武装控制北部(包括萨那及主要人口区),自称“救国政府”;而流亡政府依托沙特联军支持,以南部亚丁为临时首都,形成“南北割据”。

教派冲突的千年根源

也门北部以什叶派为主,南部以逊尼派为主,分歧可追溯至7世纪伊斯兰教分裂。胡塞武装代表北部什叶派势力,而政府则依赖南部逊尼派及传统亲西方精英。

🌍 二、外部干预加剧对立

代理人战争格局

胡塞武装:获伊朗长期支持,包括武器(如导弹、无人机)、训练及资金。此次750吨军火被截获事件直接暴露伊朗的军事输送链条。

也门政府:依赖沙特、阿联酋的军事干预及美国情报支持。2015年沙特组建联军发动“决心风暴”行动,意图恢复流亡政府权力。

区域博弈的延伸

胡塞武装以“抵抗以色列”为名袭击红海商船及以色列目标,将自己塑造为“反西方先锋”,加剧与亲美政府的对立。

也门政府则成为沙特遏制伊朗影响力的前线,并因依赖外部支持被质疑缺乏自主性。

🔥 三、现状:分裂治理与持续冲突

实际控制区对比

胡塞武装:控制北部约70%人口区域,建立基层治理体系(如税收、教育),部分民众视其为“秩序提供者”。

也门政府:控制南部但内部分裂,阿联酋支持的“南方过渡委员会”多次与政府军冲突,削弱统一行动能力。

军事与经济消耗战

胡塞武装凭借伊朗武器(如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持续袭扰沙特、以色列目标,展示不对称战力。

政府军依赖联军空袭,但行动导致严重平民伤亡(超37.7万人死亡),引发人道危机,削弱民众支持。

☮️ 四、和平进程的困境

谈判僵局

联合国多次调解失败,核心分歧包括:权力分配(胡塞要求主导过渡政府)、停火范围、伊朗与沙特撤出程度。

近期武器截获事件(750吨伊朗军火)进一步激化互信危机,伊朗否认介入,但武器中的波斯语手册成为铁证。

人道灾难的阴影战争导致2000万人面临饥荒,霍乱疫情肆虐,但双方均将人道援助政治化——胡塞被控截留物资,政府则限制物资进入北部。

💎 总结:对立的结构性与区域影响

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的关系是 “权力争夺+教派矛盾+代理人战争” 的三重困局:

对内:双方均无法武力统一全国,分裂常态化已成现实;

对外:胡塞武装成为伊朗“抵抗之弧”关键一环,而政府沦为沙特与西方的战略棋子;

未来:短期无解,停火依赖沙特—伊朗和解进程,但武器截获事件显示冲突仍可能升级。也门的悲剧在于,国家主权早已被外部势力与内部裂痕撕碎,民众成为大国博弈的终极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