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赵家男丁挑大梁,整顿家族辉煌,迎娶娇妻成帝国金主
发布日期:2025-07-10 14:41:31 点击次数:54
嘿,哥们!如果你渴望一场热血沸腾的冒险,这本书绝对能让你欲罢不能!男频经典元素一网打尽,从草根逆袭到巅峰之战,每一步都扣人心弦。主角的智慧与勇气,仿佛就在你身边燃烧,那种并肩作战的激情,简直让人上头!相信我,翻开它,就是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不看?你绝对会后悔错过这场精彩绝伦的盛宴!
《帝国金主》 作者:倪观
第一章落魄少爷
大周元祐三十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方圆十多里的金明湖,如巨大镜子,印在汴京城内。在夕阳余辉下,波光粼粼,折射出迷人金辉。
此时湖面上有好些画舫在穿梭,船上不断传来琴箫和嬉笑声。还有一些泛舟游湖的士子和书生,或站船头装腔做势,或吟诗作赋,玩弄文采。
谈笑风生,花月无边。一派暖风直熏游人醉的盛世景象。
站在湖岸边的赵悦,却没有游船上那些风流士子和歌妓的好心情。看着湖上的画舫,眼神幽怨得像寡居多年,浑身饥渴不行的少妇。
来这快一个月了,他终于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可人倒霉喝水也能塞牙缝,想到现在新身份面临的情况,他就觉得亚历山大。
毕业于名校,经过多年努力,他好不容易从技术骨干混到了某著名机械制造公司的管理层。眼看就可以拥有公司股权,马上身价千万的人。转眼之间,居然过劳猝死了!
过劳死,这应该是最憋屈的死了!你说死就死了呗,可还玩了一个灵魂穿越,最终寄托在了这具差不多被酒色掏空了的身子上。
这具身子的前主人,和他一个名字,也叫赵悦。身份乃汴京城里一个富商的少爷。赵家曾有万贯家财,乃汴京城富商之一。可惜,那只是曾经的往事。
经过这些日子的磨合和打探,赵悦总算了解了自己所处的世界。他虽理工科出身,技术杠杠的。但他对历史也感兴趣,也读过不少史书,至少对基本历史事件是知道的。
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似陌生又熟悉的朝代。
熟悉是因为这个朝代国号叫做大周,定都汴京,也称作东京。大周开国皇帝乃郭威,传至养子柴荣。
大周朝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可却极其短暂。历史上柴荣继位也就数年光景,然后早早病死,留下孤儿寡母。
皇室孱弱,于是才被赵匡胤那大胖子乘机来了一个黄袍加身,取周建宋。
这些是赵悦脑子曾经熟悉的历史,可现在他却迷糊了。因为他现在所在的朝代,依然叫做大周。大周朝历经磨难,现已历经九代皇帝,近两百年。目前在位的皇帝,便是大周第九代皇帝柴雄,已在位三十年。
赵悦迷糊就迷糊在这,历史似乎在柴荣这里出了岔子。柴荣继位后没那么快病死,反而当了三十年皇帝。原本应该早早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赵匡胤,却是柴荣殿前最强马前卒和小弟,为大周建立了赫赫功劳。
柴荣未按历史轨迹死去,反而励精图治。大周朝靠着强横武力,扫平了五代十国乱局。虎狼之师更长驱契丹,收复燕赵之地,重新一统天下。
天下安定,赵匡胤这些大将也被柴荣玩了“杯酒释兵权”的把戏。赵匡胤交了兵权,封了武威侯,便置办良田美宅,过起了富家翁的日子。
历史就在这里出了岔子。宋朝没了,现在的朝代依然是大周朝,而且立国接近两百年。
一晃一两百年,赵家从开国公侯,也缓缓没落下去。本是武侯世家,奈何早早被释了兵权,早没有了当年的荣耀。
百年时光而过,从开国时的权贵侯门家族,就逐渐沦为商贾世家,靠着行商过日子。
非常不巧的是,赵悦这具身子,便是赵匡胤第八世子孙。
赵悦明白自己的处境后,几乎跳脚骂娘。纳尼,都变成赵匡胤的后代了,曾经历史上的皇族啊,可这天下却不是老赵家的!
开什么历史玩笑?
骂娘也没用,贼老天就和赵悦开了一个天大的历史玩笑!让他来到了这他根本不熟悉的大周朝。
大周和原来的大宋一样,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极其繁荣。社会没有重农抑商气氛,所以商贾地位也不低。赵家虽沦落为商贾之家,但日子总还算还凑合,在汴京城也还算是有些脸面的人。
作为赵家嫡系唯一单传的儿子,赵悦这具皮囊曾是汴京城各个妓院画舫的常客。常常一掷千金,只为买美人一笑。
不过,这都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在赵悦灵魂穿越到这身体时,赵家正逢大难。这也是赵悦此时心情非常糟糕和不爽的原因。
赵悦那便宜老爹,人心不足蛇吞象,去登州那边组织了一次大的船队出海。那知道出海后,遭遇海盗洗劫,直接赔得血本无归。
更糟糕的是,因这一次生意失败,直接债台高筑。他那老爹也因此在登州得了重病,一命呜呼,病死在回汴京途中。
原本以为就算做不成王侯子孙,也可以做纨绔子弟在这世界混吃等死。那知道转眼就是黄粱一梦,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悦就从活生生的完后子弟,沦落到富二代少爷,然后再次沦落成落魄人,由不得他恨不得想要跳脚骂娘。
娘希匹的,这贼老天也太不厚道了。想到这,赵悦就忍不住朝着波光粼粼的金明湖,狠狠吐了一口吐沫,总算抒出了心中的郁气。
透过湖水,打量着自己这世的倒影,却发现居然一个帅哥。
高鼻梁,剑眉星目,一双桃花眼极其勾人。这皮囊,放在后世也是大帅哥。就算是现在,走上大街上,玉树临风的样子,都能风骚的引来美娇娘抛来媚眼。
如果不是赵家现在破产了,那绝对是这世界实打实的高富帅。
高富帅,多么美妙的一个词啊。
只是可惜了,在游船画舫一掷千金的豪气,早已成了过眼云烟。现在赵家的情况,让赵悦今日也只能看着画舫,望洋兴叹。
要是放在以前,他只要一出现在这湖岸。那些画舫老鸨,谁他妈不腆着老脸,笑得如菊花一般灿烂的叫他一声赵公子,然后热情得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勾搭他。
可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赵家出事后,现也成为了汴京城笑谈。这些老鸨婊子们知道他这平日一掷千金的大少爷,再也没钱玩女人了,于是转眼翻脸不认人。
赵悦今天都站在这里大半天了,湖面上那些画舫,居然没一个鸟他。
biao子无情,戏子无义。这话,是真道尽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两世为人,却多经遭难,再次看了一眼那些在湖面晃荡的画舫,赵悦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们会后悔的。娘希匹的,老子现在落魄而已,居然就狗眼看人低,瞎了你们的钛合金狗眼!”
“哎呦,这不是赵公子嘛。怎么今儿只能在这跳脚骂娘,为何不上画舫玩耍一番?莫不是腰间没了银钱?要不兄弟请你上去耍耍。”
这个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赵悦转头,却看到是一个身材很胖,贼眉鼠眼却还摇着折扇故作风流的胖子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厮,都是一脸贱笑看着他。
根据前主人的记忆,赵悦脑海里很快搜索出这人的身份。这胖子是汴京城布商梁家的儿子。要说以前也是赵悦狐朋狗友,经常在一起厮混。
遛马斗狗,吃喝嫖赌,那都是成双如对的“好兄弟,好基友”。
自从赵家出事后,这梁胖子转脸就不认识他了。更可恶的是,梁家乘火打劫,乘赵家要钱还债机会,低价买了赵家多处产业。
赵悦有时候都怀疑赵家出事,会不会与汴京城内梁家和另外几家商行有联系。虽说墙倒众人推没得说,可赵家出事,出手打压赵家最狠的便是平日那些伙伴和同行。
赵悦脑子快速闪过这些念头,嘴上却道:“梁胖子,别春风得意。这一次赵家蒙难,别让我缓过气来。”
胖子叫做梁兴,他走过来,满脸是嘲讽和不屑道:“赵悦,就凭你也想让赵家再次翻身?你在女人肚皮上翻身我还有些相信,让赵家翻身,真是天大笑话,哈哈。”
跟着他身后的一帮小厮,也是大笑起来,肆无忌惮,刺耳无比。
也不怪梁兴这些人嘲讽此刻的赵悦。曾经的赵悦,确实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在行,要说经商持家,那真是汴河都得倒流的笑话。
只是,梁兴却不知道,此赵悦已非彼赵悦。他认识的那人,灵魂早已死去。现在这身子里的灵魂,是一个来自一千多年后的人。
两世为人,赵悦对这些人嘲讽和笑话自然不会再愤怒。毕竟赵家的情况,在加上这具身子前主人的为人确实不咋地。他哼了一下,懒得理会这些人,准备转身回去。
今天他来这金明湖,也只是纯粹出来转转。毕竟来了二十天,他几乎都是在处理赵家老爷死后的各种事情,负责为他那死去的老爹善后。
看着赵悦离开,梁胖子却继续笑道:“赵悦,听说你家还有几百贯债务没还清。作为兄弟,也不能看你落魄到这地步,要不哥哥借几百贯你!”
这些日子,赵家已将名下绝大部分产业都卖了去清偿债务。除了现居住的一栋宅子外,赵家的万贯家财已经散尽。全家上下,就只剩下不到百贯救命钱。
散尽家财的赵家,依然还欠着钱庄大概五百贯钱未还清。要说平日这五百贯对赵家来说就是小意思。但现在百贯钱对赵家都是要命的买卖。
距离还贷日期还有半月。如果还不能还上这钱,赵家剩下的唯一一栋房产,也得被对方收去作为抵押还贷。真到了那个时候,赵家上下九口人,全都得流落街头。
赵悦没转身,也没理会那梁胖子。对方看着赵悦不理,却淫笑道:“放心,哥哥这钱也不要你还。好兄弟讲义气,将你大妹送我做妾,你既能还清债务,咱们又成一家人,你看哥哥这主意如何!”
送自己妹妹给这超过两百斤的肥猪做妾?本来走了数步的赵悦听到这话,却停了下来。
拳头微握,一股怒气直冲脑海。好不容易强压怒气,才转身道:“梁胖子,我cao你老母的,别欺人太甚。”
梁兴却冷笑起来,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线道:“欺你又如何?赵悦,最好嘴巴放干净点,别说兄弟没给机会你。让你妹妹给我做妾,难道还委屈了不成。”
看着梁兴身边几个虎视眈眈的小弟,赵悦最终还是忍住上前揍人的冲动。他这身子被酒色淘得差不多,看起来高大,却根本没甚力气。要动手吃亏还是自己。
大丈夫能屈能伸,赵悦默念这句话,逼得自己强忍着不能怒发冲冠。他不是不敢动手,而是他再要出事,赵家就算彻底完了。
此时的赵家,再也经不住任何风浪。家里的八个女人,全等着他支撑起赵家了。
强忍着憋屈,赵悦再次转身,默然离开。
身后传来阵阵嘲笑,犹如刀子划在他心上,一刀见血,两刀见骨。
第二章八个女人
赵悦拖着艰难的步伐离开了金明湖,心情很憋屈。梁兴的话,声声入耳,句句穿心。
赵悦老爹生前娶了一个老婆和三个小妾。然而不知是不是赵家香火不旺的原因,四个女人生了八个后代,养活了五个。但养活的五个,就只有赵悦是个带把的,其余都是女儿。
所以赵悦现在有三个妹妹,一个姐姐。在加上家里娘亲和三个姨娘,整个赵家还有九口人,却只有赵悦一个男人。
这也是赵悦强忍不动手的原因。他现在就是赵家唯一的男人,唯一的顶梁柱。他要是出事,家里八个女人,那就真的没了活路。
本来姐姐已经出嫁,要说也是嫁了一个富商家庭。两个年长一些的妹妹也找了婆家定了亲,婆家也不错。
然而赵家一出事。得,出嫁了的姐姐直接被夫家休了回来,两个妹妹的婚事更被取消。现在全家人,都挤在唯一一栋三进院子,艰难过活。
想到这里,赵悦心情就很沉重。尼玛,一家九口,八个女人需要养活!更雪上加霜的是,半月不想办法搞出几百贯钱,最后的房子也得抵押给钱庄,全家都得睡大街喝北风了。
赵悦真觉得自己是劳碌命,前世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拼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见到头,却憋屈来了这世界。
这下倒好,穿越来这世上,还一下子塞来八个女人让他负担。想到这,他真想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离开金明湖如画般美景,赵悦很快便来到了一条大街,扑面而来的是浓郁市井生活气息。
大周朝和赵悦熟悉的大宋一样,都注重发展商业与手工业。上百年的承平,让大周朝商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繁荣。
大周的繁华,堪比前朝大唐,甚至还过之。作为大周首都,汴京繁华,天下闻名。来往汴京的商人客旅,摩肩接踵,源源不绝。
赵悦走在街上,每次都能感受到这时代的繁华,能亲切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巨大活力。
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古色古味的建筑,尽是各色商铺店面。这些店面涉及各行各业,包罗万象。如鞋店、布店、药店、酒楼、茶楼。西南的茶、辽东的貂皮、野人参,西域的特产、苏杭的丝绸,汴京的棉布等等。几乎每一类商品,都有专门的商店经营,而且品类繁多,能让人眼花缭乱。
走在街市上,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四方商贾,各地士子,高门大户小姐夫人的胭脂水粉,市井小民的油盐材米。
一眼望去,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这些人全汇集在这汴京城内,共同演绎出一副太平盛世的繁华图画。
赵悦未曾穿越之前,曾在自己顶头上司办公室内,看过一副临摹的《清明上河图》画。尽管这不是他曾认识的大宋历史,然这大周的汴京,却有堪比那《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盛世,甚至更过。
这是一个好时代,虽少了现代化,然一切都透出自然和市井繁华。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赵悦呼出一口气,默默心道贼老天既然让自己来了这,那定要不负此生。
穿过一条大街,又绕过了两条巷子,赵悦终于回到了这个时代他的家中。一个位于城南的三进院子。
汴京物价很贵,赵悦家人又多,九张嘴要吃喝拉撒。一天的消费,算下来差不多半贯钱。全家上下就靠着唯一剩下的八十贯钱保命着。
赵家原本养着大量仆人丫鬟,但出事后,为了节约开支,便将全部下人都清走了,还变卖了许多家产抵账。现在一大家子人只能挤在一个三进院子。
赵悦住在最外边,他的四个姐妹住稍后地方。母亲和三个姨娘,则挤在院子最后。
为贴补家用,赵悦四个姐妹甚至是三个姨娘,都开始做女红和一些针线活。每天挣几百文钱,勉强维持全家人温饱。
赵悦推门进入,正好看到院子里两个妹妹在阳光下坐着针线活。赵悦今年十八岁,大姐赵若梅今年二十岁,成亲三年,还未有生育。
赵家风光时,她在夫家地位还不错。可赵家出事,没生育的她,便被夫家休了回来。这年代,没有生育的女人,地位是非常低的。之前赵家还风光,大姐夫家不敢对大姐如何,赵家一落败,立马翻脸。
大妹赵若兰,年方二八,二妹赵若竹,年方十四。小妹赵若菊,今年才满八岁。四姐妹名字取“梅兰竹菊”,寄语冰清玉洁之意。
要说赵悦的四个姐妹长得都不错,融合了江南的水韵和汴京的风华,有小美人的姿态。可惜,家道瞬间中落,没嫁妆出嫁,连婆家都难找。
院子里正是两个大的妹妹在做针线,最小的妹妹却在一边乖巧安静呆着。三人看到赵悦回来,都叫了一声“哥哥。”
赵悦在兄妹中排行老三,头上除了赵若梅这个姐姐外,其实还有一个姐姐没能养活。因此,他在家中都被称为老三。
最小的妹妹赵若菊看见赵悦,顿时起身奔了过来。赵悦一把抱起,亲昵的摸摸这小萝莉鼻子才道:“小菊,今天乖不乖?”
赵若菊嗲声嗲气道:“小菊当然乖了,一天都没有吵姨娘和姐姐们。”
或许是家庭变故,让这原本活泼的小萝莉这些日子也变得安静起来。除非是赵悦逗她,不然都很少展现活泼的一面,有时候看得赵悦都心酸。
赵悦笑了笑,又捏了她的小鼻子。亲了一口小脸,这才看到自己两个妹妹问道:“娘亲她们呢?”
两个妹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大妹赵若兰开口道:“娘在里间做饭,三个姨娘和大姐让娘叫去了梁家工坊了,说要去看看能不能进梁家工坊做事。”
承平上百年,大周朝商业手工业发达,朝廷税收中,商税占了一半以上。也是如此,百多年来,朝廷鼓励商人投资各种商业活动,各类手工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
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行各业都先后出现了工坊作业。小户商家雇佣三五个工人做事,大一般的人家雇佣几十个,更大的则是几百个。
在工坊做事,普通坊工一天能得百文钱的收入。在努力一些,甚至能达到两百多文。这些工钱,也够个人在汴京生存,甚至还能勉强存下一点点余钱。
汴京有数千个各工坊,涉及无数行业。或许是需求增大,人力有时候不足,一些工坊现在也开始招收女工。
梁家是汴京著名布匹商,旗下也有一个几百人的大工坊负责织布。这些时日正逢秋收时节,一些用工紧张的工坊在这段时日也会招收女工的工坊。
这时代还不是后世明清两朝,不允许女人抛头露面。继承了大唐的开放和包容,商业的发达,让女人的地位也得到一定提高。所以,女工的出现,并不奇怪。
赵若兰说的梁家工坊,就是今天赵悦见到的梁兴家的产业。听到这话,他的脸色却难看了起来。
他放下赵若菊,有些不高兴道:“我不是说了吗,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她们怎么还出去做工。”
两个妹子看着哥哥不高兴,露出一丝怯意,只能沉默。赵家的情况,除了最小的妹妹不清楚,谁不知道到了何种地步。不出去做工,难道还在家等死不成?
两个妹妹更知道自己哥哥是什么样的人。赵悦留给她们的印象就是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样样在行的纨绔少爷。
就算家里出事后,自己的哥哥好像变了一个人,有浪子回头迹象。可要说他能挣钱养家,两个妹妹都不相信。
赵悦不理会自己的妹妹,朝着后院走去。正好遇到自己母亲走出来,赵悦看着这个名义上的母亲,脸色虽带有一丝尴尬,但已经适应了新的身份,微微躬身,很恭敬开口道:“娘亲,我回来了。”
赵悦母亲王氏也只有四十来岁,生有赵悦和他大姐赵若梅。这些日子的操劳,人憔悴了许多,也老了许多,头上都多了一丝白发。
想想也是,赵悦老爹死后,原本应该是赵悦支撑其赵家。奈何曾经的他太纨绔和不堪,赵家上下一开始都对他不信任。所以这些日子,完全是这女人一手撑起了赵家。
散尽万贯家财,清偿赵家欠下的债务。一个人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周旋于讨债的人,还要面临丈夫病故的阵痛,这种巨大的压力,自然让一个女人会感到心力憔悴。
好在赵悦这二十多天的变化,慢慢的让赵家上下重新建立起对他的信任。他也算是融入了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
王氏看着自己儿子,微微颔首,轻轻道:“回来就好,你是赵家唯一男人,可别在外面惹是生非了。咱们家暂时困难,但总有一天可以缓过气来。你还得为赵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呢。”
赵悦有些心酸,这个时候王氏想着的还是自己。想想以前这具身躯前主人种种劣行,赵悦就觉得曾经的“自己“确实是败家子和不孝子。
尽管前世已经三十多岁,让他现在叫王氏为母亲,很为难和尴尬。然而这些日子相处,对方浓浓的关怀和爱意,让赵悦慢慢接受了现实,也接受了这个飞来的母亲。
他扶着自己母亲坐在院子的凳子上,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娘亲,孩儿知道。请娘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让娘亲再担心。只是别在让三位姨娘和大姐出去做工吧。”
这倒不是赵悦对女人出去做工有什么意见,在他的时代女人都顶半边天呢。只是在这时代,女人抛头露面从事营生,还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而且弄不好的话,还会遇到刁难和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
王氏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道:“娘亲何曾想让赵家女人抛头露面,出去做工?可你也知道咱们家现在情况。那么多人等着吃饭,还欠着几百贯债,总不能坐吃等死吧。”
赵悦心一酸,微微张嘴,却说不出话来。还有半月就到期的五百贯债务,如果到时还不了,他们赵家就连这最后的栖息地都没有了。
五百贯,就是五十万钱。这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此时就像一座大山,直接压得赵家有些透不过气来。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
赵悦默默在心中叹气,脑子却在想着自己半月内,如何才能生出五百贯为赵家救急。
第三章汴京风华
晚上三位姨娘和大姐回来,脸色疲惫,却透露出兴奋之色。
四人果然去了梁家工坊做事,一天下来,四人加起来的工钱居然有三百文。这钱虽不多,节约一些,勉强可以维持赵家一天的开销。
当然,前提是赵家没有那几百贯债务。
赵悦的三位姨娘,分别是钱氏、周氏、张氏。钱氏最大,已经三十七,张氏才三十四,周氏最小,也就二十五。
三人虽是做妾,可曾经在赵家的日子也过得还舒服。奈何风云突变,赵家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
不过三人倒没有离弃赵家,反而与赵悦母亲一起撑起了赵家。同舟共济,相互扶持,也算是苦命人和有情人。
或许是家庭剧变,反而让赵家人的关系圆融了许多。比如吃饭时候,母亲王氏以前是绝对不会和三个姨娘坐一起吃饭的,都是按照规矩,各吃各的。现因家庭剧变,一大家子开始坐在一起吃饭。
晚上饭菜很简单,也就几个素菜,没有荤菜。咀嚼着碗里的饭,听着家里八个女人叽叽喳喳说着一天的事情,觉得很温馨。然而听到三个姨娘和大姐说第一天做工,手掌起泡,哀叹明天如何上工的话时,赵悦心中顿时变得难过起来。
赵悦放下碗,看着坐在身边的母亲轻轻道:“娘亲,明天,别让三位姨娘和大姐去做工了吧。你不是说我是赵家唯一男人吗?养家糊口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让女人养家,让他赵悦情何以堪呐。这不就是变成吃软饭了么?
好歹他也是千年以后的来人,虽这不是他熟悉的任何朝代,可不说封侯拜相,难道在这大周朝还不能养家糊口?
赵悦的话,顿时让屋子里的众人安静了下来。这些日子赵悦的变化,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毕竟赵悦洗心革面,虽有些不习惯,可终究还是好事。
王氏微微蹙眉,看着自己儿子,轻声道:“悦儿,娘知道你的心思。只是你什么都不会,以前让你跟着爹爹经商你不做,让你读书你也不读。你能做什么呢?”
赵悦大汗,被自己老娘认为无能,他却不知道如何反驳。总不能说自己其实是来自一千多年后,你的真正儿子已经死了吧?
王氏看着赵悦沉默,再次和声道:“我和你三个姨娘商量了一下,现在既然你已经醒悟过来,不在像以前顽劣,娘准备让你进国子监读书。你只要勤心苦读,几年后说不定能考个出生,入仕为官,那样也能光复我赵家门庭了。”
“是啊。悦弟,我们商量了,你就好好读书,我们几个人出去做工养家。”一边的大姐也开口道。
赵悦大汗,考科举,那还是算了吧。前世自己就是一个工科理工男,这一世,这身子前主人也是不学无术之人,更胸无点墨。
唯一庆幸的是,这具身子的前主人小的时候被严格要求,练了一手好字,也认了很多字。赵悦重生后,也继承了这一点。否则,光繁体字都够赵悦喝一壶了。
考进士中状元,这活儿还是交给别人来吧。何况,这时代科举考试,就算没后世明清八股文那边变态,但也是极其要人命的。
开什么玩笑,让几个女人干活养家,自己在一边读书梦想考状元。难道真要像《大话西游》里,吴孟达演的状元郎一样,他寒窗十年,却让自己的妻子磨豆腐供自己读书不成?
这事情,是个男人都不能干啊。所以他摇着头道:“娘亲,孩儿不想读书。你也知道孩儿其实不是读书那块料。你们也别劝了,反正我不去读书,明天孩儿出去看看有什么活儿,这家,还是让我来养吧。”
就算要考进士,那也得度过这难关在说。
说完,赵悦起身走了出去。出去之后,鼻子微酸,眼睛都有些红。只留下屋子八个女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沉默。
“娘亲,弟弟真的变了。有些让人陌生,又熟悉呐。”许久,大姐赵若梅看着早已经没有人的门口,才转头和王氏轻轻道。
赵悦母亲王氏微微点头,眼睛也变得红红的,却不知道说什么。赵悦的变化,让她欣慰却又有些难过。欣慰是浪子回头,难过是赵家遭遇这大难,难为了自己的儿子。
吃完饭后,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赵悦发现自己三姨娘和大姐还是出门了,心中有些难过,最终却不在多说。
吃过早点,和自己母亲说了一些话后,赵悦便再次出了家门。穿过巷子,很快就来到了大街上。
今日天空如洗,万里碧蓝。红日闪出,金光遍地。虽是清晨,然汴京就像是瞬间活过来。此时也就早上十点的摸样,但整个大街早已经是热闹非凡。
长达数里的街道上,人流如潮,各种叫卖吆喝声音,声声入耳,不绝如缕。在临街店铺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姜桂藁谷,丝帛布缕,米麦杂粮通过各种手段,展现在行人面前。
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赵悦一边搜寻可以让自己大展身手的活儿,一边却在想着自己的能力。
赵悦的前世学的是专业是冶金和机械,因技术出身,他的功底非常厚。不过那却是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放在这时代,总不能让他无端搞出一个现代重工来让他玩。
当然,他手中掌握的一些技术,或许也能在这时代运用。比如炼钢炼铁的一些基础技艺的改进,又或者制造一些简单机械,这倒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他现在身价一贫如洗,而玩这种东西,都得雄厚财力才能玩得转。他也不想随便就搞出这些东西,太显眼了。
想来想去,不管他做什么,都必须先有本钱。要不然,都是瞎扯淡。
第一桶金,很重要啊!赵悦看着满大街繁华景象,喃喃自语道。
如何才能无本经营,搞到第一桶金,这是一个问题。
“哎呦,赵少爷,许久不见,今个咋过来玩了。莫非赵少手头又宽松了,要不进来耍耍?”
正当赵悦低头沉思怎么样才能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却听到一个略有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正好看到一个身材瘦弱的堂倌和他打招呼。当然,语气里面倒是少不了一些嘲笑。
赵家出事,汴京里个有些门路的人都知道。
赵悦看到对方,才发现自己居然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赌场门口。此时赌馆大门大开,有赌徒来来往往。没有想到,这大清早便有人开赌。
大周朝的人,和赵悦曾熟知的大宋一样,都极其好赌,赌风极盛。
作为天下最繁华的城市,汴京更是好赌成风。上至朝堂的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生活的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带着赌性。
也是因为如此,汴京城内赌馆也多。因为赌风太盛,朝廷都控制不了,只能严控城内的赌馆,每一家赌馆都在衙门有备案。这也算是朝廷深怕赌博贻害社会的举措了。
盛世之下,必有顽疾。或许,赌博就是其中之一。
大周朝赌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除了在赌馆赌博外,有些赌博根本不需在赌馆进行。比如只为某件事打赌,然后各自就拉着一头猪与人开始对赌。又比如朝廷相公和帝国皇帝,某些时候也会因一些事情打赌,赌资少不了是几百几千贯钱又或者豪宅的赠予。
赵悦那老爹,便是一个赌徒。只不过他的赌博在商场,每一次都以小搏大,才将生意越做越大。
只是最后这次,却赌上了全部身家,为了进行一次据说利润极其丰厚的海贸,准备贩卖货物去高丽和倭国。奈何最后赔得血本无归,还一命呜呼,留下一大家子的孤儿寡母。
赵悦以前也常来这些赌馆赌博,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纨绔子弟倒是能控制自己赌性。每次输上百贯,就绝对不会再继续玩。
再次看着赌馆,赵悦没有理会那堂倌的冷嘲,只是微微皱眉,似乎想到了什么。
两世为人,赵悦自然明白赌博其实大部分都是赌徒输钱。能最后通吃赢钱的,永远只有庄家。
赌博?庄家?赵悦喃喃自语,念叨着这几个字。他的眼睛,慢慢的开始变得明亮起来。什么是一本万利的事?赌博不就是一本万利,空手套白狼的最好法子么!
不过,赌博那要得做庄家才能是赢家。赵悦眼睛越发明亮,似乎看到了大把铜钱和银子朝着自己招手。
做庄家么?自己也可以做呐!
想到这,赵悦随即理也不理赌馆的人。直接转身快速离开了这,朝着家里急急忙忙走去。
第四章赚钱大计
二十一世纪,什么钱赚得心安理得,还美曰其名为了社会福利?答案自然是所谓的福利彩票啊!
想着以前买的双色球,摸彩票中奖的场景,赵悦觉得自己不在这好赌成风的大周狠狠赚一笔,就对不起他这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超合金头脑。
一路小跑回家,他反而变得心平气和。虽想到了赚钱点子,可如何运作和赚钱,还得从长计议。
赵悦也不知道这彩票法子,在这时代有没有高人玩过。要是玩过,那还得看看玩到什么程度。所以,一切还得慢慢筹谋,细细规划。
前世的赵悦是一个彩票迷,对彩票有些研究。回到家后,努力回想前世彩票的运作法子,然后开始写商业计划书。
写商业计划书,这是他从理工技术男进修变成管理层得到的技能。也是凭着这技能,他终于摆脱了技术男身份,跨入公司的管理层。可惜,还没有享什么福,就被穿越来了大周朝。
用了小半日功夫,赵悦便完成了一份相对粗糙的博彩业计划书。这是理工男的优点,什么事情都得做好计划,想好细节。一切了然于心,有计划有步骤后才会开始行动。
完成计划书,他的心也算有底。至于行不行得通,还得他亲自做一次“市场调查”。
作为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汴京城很大。赵悦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算将汴京城内的主要街道走了一遭。
虽然脚底磨出水泡,可两天时间走访与调查,得出的结论让让赵悦很欣喜。在这大周朝的汴京城里,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博彩业圈钱大计。
这是一座赌城,这是赵悦得出的结论。
不是说人人都会去赌钱,而是这城市的人充满了赌性。这城市里的人,经常会为某些事情就打起赌来。有时候是为了半碗酒,有时候又是为了半斤肉。总之,各种赌法,赌得不亦乐乎。
换句话说,小赌怡情是这城市人的真实写照。也因大周朝百年繁华,才让这座城市在衣食无忧之下,变得赌性成风。
除此之外,赵悦想到的摸彩票形式的博彩业,这时代还没有先例。有了这个调查基础,赵悦估算出如果只做一次这种摸奖活动的话。一次性至少可卖出二三十万张以上的彩票。
在这人人好赌的大周,前期工作做到位,赵悦的理想估值可一次性卖出二十五万张。这数据相对汴京城超百万人口的基数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如此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高回报的圈钱活动,不好好做一票,简直对不起穿越人的良心呐。
有了市场调查做基础,赵悦自然野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票。
他随后去视察了城内几家著名的造纸和印刷工坊,最终选定了一家叫做周记印刷的工坊。找到对方掌柜,便与对方商谈制造和印刷彩票的事宜。
大周朝文风极盛,这时代如宋一般,词依然兴盛起来。几乎男女老幼都能哼得几首小诗,写几首词,唱得几首小曲。至于吟诗写词作赋,更是读书人附庸风雅的盛事。
这也间接造就了大周朝造纸和印刷业的繁荣。造纸和印刷也是汴京城很发达的产业之一,大大小小有数十个工坊。大的工坊几十人,小的工坊也有数人。
让赵悦吃惊的是,这大周朝居然也出现了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当然,这时候的毕昇已经死了很多年了,他发明的印刷技术,却被大周朝诸多无良印刷老板广泛使用。
这时代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毕昇的后代,也不可能享受他先辈发明的专利权益。
也是有了活字印刷术,让大周朝的印刷业飞速发展。不仅如此,印刷工坊还可以根据客人要求,印制的各类精美书籍和相关纸业作品。
很好很强大,市场有了,现在技术层面也解决了。
赵悦选定的周记印刷,在汴京城内口碑很好,规模也不错。更重要的是,赵悦发现这家工坊还可以印制彩色图案,而且还能按照他的要求印制。
周记工坊的东家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名字叫周顺其。在会客室里见到对方后,赵悦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当然,赵悦只是说自己需要印制一大批东西,还将自己的要求都说清楚。说到最后,赵悦喝了一口茶才问道:“不知道贵工坊能不能接下这活儿?”
周顺其想了想,点头道:“公子提的要求,本坊倒是能做。不过成本可能相对要贵一些。不知道公子打算印多少?”
赵悦听到对方可以做,自然很高兴。谈生意自然有谈生意的姿态,他伸出三根手指,故作认真道:“这是一笔大生意,最少印制那么多。”
看到赵悦三根手指,对方显然有些失望,道:“三千张啊,那这价格,可不会太便宜。”
他不知道赵悦想要做什么,但他心中估算赵悦说的大生意,最多也就印制三千张。平摊下来的利润,确实太薄了一些。
赵悦摇摇头,对方认真了许多,眼睛也亮起来道:“三万张?”
赵悦还是摇头,对方眼睛瞪大,微微张嘴。好一会儿,略带颤抖的声音艰难开口问道:“莫非公子打算印制三十万张?”
赵悦终于点头,轻笑道:“按照我的要求,总数要印制三十万张。不过里面有一万张,还得经过一些处理。具体的,等会我可以和你慢慢细谈。”
按照赵悦的构想,他打算印制三十万张彩票。其中一万张设置中奖票,二十九万张为白票。中奖率控制在三十分之一。
这周顺其不知道赵悦要干什么,可三十万张纸业印刷的单子,确实让他心动。虽然赵悦的要求似乎有些奇怪和特殊,但他细细核算下来。这一单做好了,也差不多十贯的利润。
十贯利,这可是他这工坊将近一个月的纯利润了。
如此大的利润,足够让周顺其心动了。所以他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下来:“这些我都可以答应,公子的要求虽有些为难,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赵悦点点头,其实他要印刷的彩票,也不会像后世那样复杂。这时代的技术工艺确实可以做到。他只是关心价格和时间,问道:“印制这三十万单子,三天时间可以做出来吗?”
三天?周顺其有些为难,想了想露出为难神色道:“平常的话,自然是不可能的,最少也得七天左右。”
对方话没有说完,潜在意思是平常完不成,但按照特殊法子处理还是可以的。比如加钱赶工,还是可以做到的。赵悦很上道,直接道:“你就说个最低价。”
周顺其咬咬牙,一口价道:“三天赶工完成,我给你最低价,三十五贯。”
印刷这东西,印得越多自然越便宜。赵悦要印制的东西,其实很小,也就巴掌大左右,成本很低。在加上数量大,所以一文钱的价格,足够印制十张还有利润。
现在市面上印制一本普通书籍售卖,大概也就五十文钱。而印单子,肯定要比这印书籍工艺要简单一些,成本自然低。
赵悦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也觉得差不多是这个价位。他点点头,道:“好,先付一半定金,其余一半等完工之后再付。我现在回去取钱,顺便将我的要求和画的图纸带来,你开始准备吧。”
谈妥了生意,赵悦自然不在犹豫。时间紧迫,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十来天,赚不到钱全家都得挨冷受饿。
对方自然也应允下来,承接业务,大多数也只是先拿到定金。一般支付三成就做,赵悦给一半定金,他如何不做?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