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美国、加拿大国籍,“百亿富翁”带着全部身家加入了中国国籍
发布日期:2025-07-29 07:46:53 点击次数:196
盛智文虽然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但他和德国没啥深交,刚出生没多久,他就跟着爸妈移民去了美国。
可惜幸福的日子太短,盛智文7岁那年,爸爸就离开了他。
家里一下子没了主心骨,盛智文和他妈妈两人在美国生活就变得特别艰难,快养不起自己了。
没办法只能移民去了加拿大,盛智文和中国结缘是在他19岁那年。
盛智文大半辈子都在中国度过,不过直到六十岁那年,他才终于实现了加入中国国籍的愿望。
入了中国籍之后,盛智文面对镜头动情地说:别看我是西方人的长相,可我心里全是中国情。
【“十岁之前两度移民”】
盛智文是个犹太人,1948年在德国呱呱坠地。但对他而言,德国除了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记忆里只剩下童年时的一些模糊片段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是因为盛智文的父母的原因。
因为那时候经济不好,盛智文年纪还小,就跟着爸妈搬到了美国去生活。
刚到美国那会儿,盛智文觉得那儿的生活方式挺难适应的。
盛智文因为不会说当地语言,在美国没几个朋友,他爸妈呢,每天都忙工作,很少有时间关心他的成长。
一个人待久了,盛智文常常会想念在德国的那些朋友和日子。
每到这个时候,盛智文总是满心期待地问爸妈,啥时候能回家啊,可遗憾的是,他从来都没能得到一个准话儿。
随着岁月流逝,盛智文慢慢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他们全家也一点点在美国扎下了根。
真是喝凉水都塞牙,倒霉事儿全让可怜人赶上了。
盛智文7岁那年,他爸爸突然走了,让家里原本平静的日子一下子乱了起来。
本来两个人一起赚钱养家的重担,现在都压到了盛智文妈妈一个人的肩上。
就这样,一个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家,又一次散了架。
那时候,盛智文的妈妈听说加拿大生活环境挺好,就带着7岁的盛智文一起移民到了那里。
家境不好的孩子往往很早就学会了承担责任,这句话不管在哪儿都挺有道理的。
盛智文从10岁起,就一边打工一边上学,过着边学习边工作的日子。
白天,盛智文会坐在教室里专心地看书学习,而一到晚上,他就变成了帮忙跑腿、做些零碎杂活的小帮手。
幸好那时候的加拿大还没有出台禁止雇佣童工的法律规定。
盛智文一放学就跑到各个办公楼去收报纸的订阅费,等到吃晚饭的时候,他会给那些有钱人家送报纸,到了吃宵夜的时候,他又会去餐馆里帮忙干点零活。
盛智文和他妈妈一起努力,好歹是把中学这几年给熬过来了。
这些年来,盛智文和他妈妈过得特别节省。
盛智文16岁那年,就自己攒钱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车。
那时候,盛智文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但他的学习成绩却好得让人惊讶。
刚上大学那会儿,盛智文做了个决定,他没继续念书,而是直接踏入了社会。
对那时候的盛智文而言,上大学就像是迈进社会的一个准备期。
从10岁开始,盛智文就在社会上历练,他早已学会了生存的本领,上大学教他这些东西已经没必要了。
那时候,世界局势好不容易安稳了些,社会上遍地都是新机会和难题,盛智文打算放手一搏。
【“盛智文嗅到香港商机”】
一开始,盛智文想找个方法更深入地摸清加拿大那时候的市场状况,于是决定去一家内衣公司工作,干起了发货的活儿。
渐渐地,盛智文意识到,做发货员这份工作没啥前途,也根本没法了解市场动态。
那时候,盛智文每天的任务就是数一数当天出库的衣服有多少件,然后把衣服的订单整理好,最后认认真真地把这些信息都记下来。
尝够了发货员这份工作的乏味后,盛智文毫不犹豫地决定换个行业试试。
在内衣公司上班那会儿,盛智文其实也并非一无所获。
那时候,盛智文就觉得卖东西这行当挺有搞头的,靠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能把东西卖出去,而且赚多赚少全看自己本事,收入很灵活。
盛智文小时候就常打工,这让他变得能说会道,脑子也转得快。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去找了一份男装销售员的工作。
正如所料,盛智文当上了推销员后,心情大好,之前的发货员工作留下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
在销售这行当里干得很顺手,没过多久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19岁那年,盛智文决定不再干销售员的工作,而是自己动手开始创业。
盛智文手头资金不宽裕,因此对他来说,学会精打细算、控制好成本特别关键。
那时候,盛智文到处问了一圈,发现香港的服装进货既便宜质量又好,于是他就买了一些香港服装品牌,带到加拿大去卖。
虽说这个办法实施起来有点费事,但它确实让盛智文买衣服的价钱便宜了不少。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加拿大对中国收的税很重。
盛智文靠香港服装的这单生意赚了100万利润,不过扣掉关税后,实际到手的只剩下一半了。
这次交易的顺利让盛智文觉得在香港做服装买卖挺有搞头,但老是被扣一大堆关税可不是个长久办法。
想了好久之后,盛智文做出了决定,他要离开加拿大,搬到中国香港去生活。
【“西方面孔中国心”】
到了香港,盛智文还是干起了他的老本行——服装,不过这次他不再是卖衣服了,而是转行做起了服装制造。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香港的服装市场后,盛智文察觉到,香港的服装牌子好像都差不多,衣服样子和设计也都大同小异,没啥新鲜感。
拿到这个重要点子后,盛智文大胆尝试,把西方服装的设计元素加到自家品牌衣服里,还特地开了一家专卖加拿大风情服饰的店铺。
没想到,盛智文设计的服装牌子一上市,就赢得了香港大众的一片好评。
这次盛智文手里握着一大批客户,加上没了关税的拦路虎,很快就赚了大钱。
盛智文因为服装品牌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钱,于是他开始把眼光放到了别的生意上。
在香港待久了,盛智文察觉到香港人特别看重自己的休闲时光。
现在的娱乐场所都很普遍,但都是面向大众的,缺少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玩乐之地。
1983年,盛智文在香港皇后街那一带开了家酒吧,取名叫兰桂坊。
兰桂坊这家酒吧设计里有很多西方风味,整体风格很时尚,很对年轻人的胃口,所以特别受欢迎。
那时候,兰桂坊酒吧突然火了起来,把其他酒吧之间的平衡给搅乱了,结果好多酒吧老板都联手反对它。
那时候,兰桂坊酒吧老被顾客投诉,而这些投诉的顾客,大都是被别家酒吧老板给收买了的。
盛智文知道这事儿后,没急没慌,笑着跟客户们道歉,还干脆给他们免了单。
时间久了,其他酒吧的老板也觉得没意思,于是就不再过来找麻烦了。
兰桂坊那家酒吧人气超旺,所以它周围老是堵车。
盛智文跟香港政府商量后,买下了那块地方,现在那里还是香港很有名的建筑呢。
2000年那会儿,盛智文才算是真正引起了香港政府的关注。
那时候,香港海洋公园因为设施陈旧,游客不多,长期处于赚钱少花钱多的状况,难以继续经营下去。
盛智文得知这事儿后,立马站出来说,他乐意掏钱帮忙修好香港海洋公园。
除了香港海洋公园硬件设施的问题,盛智文还自己掏钱,给公园增加了动物表演和各种好玩的娱乐项目,这样一来,香港海洋公园游客少的问题就大大改善了。
那时候,香港政府特别感激盛智文为海洋公园所做的一切,就主动问他有没有什么难题需要政府搭把手。
真让人意外,盛智文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变成中国人,还盼着香港海洋公园能迎来一只咱中国的宝贝大熊猫呢。
香港政府听到盛智文的愿望后特别上心,没多久,香港海洋公园就真的迎来了一只可爱的大熊猫。
2008年的时候,通过政府的一系列审核,盛智文终于拿到了中国国籍,真正成为了一名中国人。
盛智文这位成功的企业大佬,多次在大家面前说,他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来中国,还入了中国籍。
他虽然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但心里装的全是中国情。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