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创业者如何克服“一垂直就死,一多元就乱”的两难?
发布日期:2025-07-29 20:15:28 点击次数:173
如果你正在从事兼职创业生意,或者打算从事这个生意,在一开始,你就必须选定你的生意领域与核心产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域定下来了,核心产品定下来了,你未来的市场也才会定下来,你的目标顾客人群也才会定下来!所以,生意的垂直度很重要,只有足够垂直的生意,才能建立起你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并留住核心顾客或粉丝,并为最终的可持续长期变现与复购提供基础。
然而,在建立生意垂直度的时候,初次创业者因为缺乏经验,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一种“一垂直就死,一多元就乱”的两难困境里。也就是说;如果你只专注于一个行业领域,只做一种产品,你会发现流量一直上不来,变现也非常困难;可如果你放弃了垂直化策略,而是采取多元化经营,你就会面临许多的乱象,比如精力、时间与资金不够分配,比如粉丝顾客的流失,比如缺乏核心产品与核心竞争力,最后什么领域,什么产品都做不好!
那么,你该怎么做,才能克服这种“一垂直就死,一多元就乱”的两难呢?
1、垂直只是手段,建立核心产品竞争力才是目的!
很多兼职创业者,特别是自媒体创业者,都知道“垂直度”的重要性,但我们很容易过度垂直化,就只做一种产品,只经营一个领域。看上去,你似乎很聚焦,但你的聚焦却无法给你带来流量与收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垂直就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请记住,你并不是为了垂直而垂直,你的目的依然还是赚钱变现,这是任何创业生意的最终目的!那么,你该如何实现赚钱变现呢?那就是:你要打造出你的核心产品与核心竞争力,这就是“垂直化策略”的意义所在!
你为什么要坚持垂直?因为只有垂直,才能把你的各种资源,比如时间、金钱、人脉集中在一个点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特别是人脉资源,也就是精准顾客,他们是因为你有一个核心产品,从而聚集在你这里。就比如你做自媒体,你的核心产品就是一款介绍如何从事兼职创业的付费专辑,通过垂直与专注这款核心产品,你就可以吸引并留住需要这款核心产品的目标顾客,也就是兼职创业者,这也就是你的核心顾客人群!
但是,聚焦到这些人群,并不是你的终极目的。你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变现!那么,如何变现?并不是核心产品本身就能实现自动变现,一个产品摆在那里,并不等于顾客就会自动付钱购买,它还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尝试体验——对比竞品——盘算价格——沟通说服——决定购买的下单流程。这段时间可能很短,但也可能非常长,就比如看了我这部专辑的读者,很可能要连续接触三个月后,才决定下单!下单的速度,与产品价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更多地取决于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观察与判断,这个观察与判断的周期可能会持续非常长。
另外,越是实用价值产品,比如创业知识干货作品,触达到目标受众的概率并不高,可能100个点击量里头,就只有5个是目标受众。这种5%触达概率的生意,当然就更需要你的耐心了!
因此,对于垂直度,你可以把它当成建立核心产品体系,找到核心目标顾客的手段,但别把它当成你的目标。这就意味着,除了垂直度,你还有其他手段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实现变现赚钱,那么,这是什么手段呢?
2、围绕核心产品的扩张
没有一家企业,就只生产一种产品,就比如麦当劳除了汉堡薯条可乐,也开发了很多配套食品饮品,但是,这些扩张的产品,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产品来展开的,这就是围绕核心产品的扩张策略。
请记住,只要是能够增强你的核心产品竞争力的策略,都是好策略!就比如,你的核心产品是教别人如何创业赚钱的知识付费作品,你除了强化这种作品,让它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干货之外,你还可以围绕这种产品去适度地扩张。
首先,上下游扩张
比如,创业培训的付费专辑是你的核心产品,那么,你就可以同时做创业咨询培训,或者带货创业技巧的书籍,开办线下创业培训班,这就是对核心产品的产业链扩张。无论是咨询、卖书还是上课,其实都是核心顾客最需要的延伸服务,它们可以让你有更多元的收入来源。
其次,核心顾客扩张
什么人会成为你的核心顾客?那就是将来会发展出这种核心需求的人。就比如一个打工者,他现在可能暂时不会去兼职创业,但他以后会不会呢?会的。那么,什么样的打工者,以后会去创业?那就是平时喜欢搜索如何发财,如何不缺钱话题的人,这种人要比那些喜欢躺平认命的人,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你的核心顾客!
不过,这群人可能现在暂时不会看你的创业文章,他们更喜欢看那些财商知识与赚钱思维的视频,那你就投其所好,开发这一类的内容。虽然这类内容与你的创业课程还是有差异的,层次上差得很多,但因为观众存在升级转化的可能,所以你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多元化。当然,这种多元化还是属于同一个领域,也就是“财经”领域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题材的相对多元化,所以它并不会影响你的整个账号人设,这是我非常建议你去做的一种多元化。
最后,核心能力转移的跨领域多元化
一个人不能做自己核心能力以外的事情,就比如做自媒体,你的核心能力是创作深度作品。如果你想要多元化,你应该围绕“创作深度作品”这种可转移的核心能力来做。就比如,你可以利用深度创作能力,创作创业类的财经作品,那么,你可以不可以把深度创作能力用来创作分析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甚至人生智慧的作品呢?当然可以。
你可能会说“那不是跨领域了吗”?请记住,虽然你跨了领域,但你并没有跨过自己的能力圈!你用的是同一种核心能力,甚至就连产品类型都没改变。同时,你吸引的顾客,也都是喜欢深度阅读的人群。
当然,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一定要慎之又慎,哪怕你用的是同一种核心能力。那么,你又该如何克服“一多元就乱”的问题呢?
3、严格控制垂直与多元的平衡关系!
首先,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动摇核心产品的领导地位!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产品看成一个团队,那么,你的核心产品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就比如,我现在把创业赚钱干货技巧的付费专辑,当成了自己的核心产品,也就是我的自媒体产业的领导者。毫无疑问,我就必须优先保证它的领导者地位!那么,如何保证呢?
我要给这种核心产品充足的学习、创作与复盘的时间,即便不能做到每天都更新,我也要做到一周更新4条作品,而且给的都是每天的黄金时间,此时我的脑力处在巅峰状态!对于作品的篇幅,我也不做任何限制,我采取的是文章的形式,因为文章即便发几千字,也不会给读者一种太长读不下的印象。在学习充电上,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先读创业赚钱的书籍,保证最优先输入,然后才是读其他方面的书籍。
这种“重点倾斜”的政策,可以保证你的核心产品处于绝对领导与绝对优势的地位。从垂直度来看,核心产品应该占据同领域产品的一半数量以上,比如都是财经类作品,你的一半以上作品应该都是这种的核心付费作品,这样你才能保证它被潜在的目标顾客看到的机会与概率比较高。
其次,核心产品+延伸同类产品的垂直度,应该在70%以上!
你不能只有一种核心产品,在同一个领域内,你还要开发延伸产品。就比如你是财经类作者,除了创业干货的付费作品每周4条,还要有3条财经类的普及性作品3条,这就相当于每天一条,这个工作量其实并不大!这样一来,你每周就有7条财经类作品,而且形成了4:3的梯次产品结构。这7条作品都符合领域垂直度的要求,因为它们都属于同领域作品。
那么,你如果想发展跨领域作品呢?该如何协调比例呢?参照百家号、知乎等自媒体平台的经验,我个人认为:这类跨领域作品可以做,但不能超过30%!就比如你是财经领域作者,你每周已经创作了4条核心作品(付费专属作品),3条本领域垂直作品(财经领域中视频),你最多就只能再创作3条的非财经领域作品。如此一来,你就保持了垂直作品占据70%的比重,而在垂直作品里,核心产品占据50%以上,在所有作品里,核心作品又占到35%以上。这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垂直+多元的结构。
最后,尽可能把不同的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
对于跨行业跨领域的多元化,分店分账号经营的策略是必须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避免把不同的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比如,你的同一个自媒体账号就是你的篮子,如果这个篮子里既有财经领域的作品,还有其他领域的作品,一来会造成粉丝群体的混乱,让他们怀疑你的专业度,二来万一你的某一个领域的作品出了问题,就会殃及池鱼。
因此,你要尽可能采取分店分账号经营,对每个分店、每个分账号采取独立自主的经营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取不同的名称,用不同的头像,发布在不同的平台,并尽可能与该平台的调性保持一致,除了保持同样的核心能力,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创作风格,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等等。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任何时候,你都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看到副领域的作品很有流量,你就打起了更换核心产品或核心业务领域的念头!我不否认有些企业,有些人改行后可能更成功的可能,不过,绝大多数企业或个人一旦换了核心行业、领域、产品后,就会误入歧途!因此,你要把上述的垂直比例策略予以制度化、纪律化,要求自己与自己的助理、员工严格地执行!
请记住,产品并不是越多越好,生产也不是越快越好,更多时候你要控制生产速度甚至控制产量,你要的,是长长久久地赚一辈子的钱,而不是一口气就都把钱都挣光了,搞得以后没钱可赚!实际上,一旦你“超速”了,你很可能就离“翻车”不远了,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