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印度阵风战机被 “射程陷阱” 坑惨!中国导弹有猫腻

发布日期:2025-08-07 05:55:05 点击次数:176

中国导弹射程少报50公里? 印度飞行员在“安全区”被击落

2025年5月7日,印度阵风战机飞行员紧盯着雷达屏幕。 他们掐算着150公里的“安全距离”——这是中国出口型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标称射程。 但下一秒,导弹撕裂长空,3架单价2.4亿美元的阵风战机凌空爆炸。 残骸散落处,印军才惊觉:导弹竟从200公里外飞来。

情报失灵:印度误判“死亡禁区”

印度军方复盘空战时,最无法接受的并非战败,而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巴方歼-10CE战机始终未进入阵风雷达探测范围,却在霹雳-15E的掩护下完成致命猎杀。 更讽刺的是,印度情报部门曾向飞行员保证:“150公里外绝对安全”,所有战术规避训练都基于这一数据。

“我们完全相信了对手的宣传! ”一名印度官员对路透社坦言。 中国出口合同白纸黑字标注霹雳-15E射程145公里,巴方演习也从未突破此限制。 直到空战当天,导弹实际射程比标称值暴增35%,彻底撕碎了印军的战术预案。

中国军工的“障眼法”

这种刻意低报性能的策略,被日本军事专家称为“反向虚标”。 在迪拜防务展上,中国展台标注霹雳-15E最大射程145公里,参数表备注“满足MTCR军控协议”(该协议限制导弹射程不得超过300公里)。 但实战证明,这款导弹通过双脉冲发动机二次点火技术,配合预警机数据链中继,实际杀伤半径轻松突破200公里。

“不是虚假宣传,而是战略沉默。 ”前自卫队将领山本一郎拆解导弹残骸后发现:中国将核心性能参数列为“实战冗余”,例如霹雳-15E在6000米高空、载机1.5马赫速度下发射时,145公里射程是保底值;而巴空军借助ZDK-03预警机引导,在最优条件下激活了200公里极限射程。

体系碾压:数据链的致命优势

印度阵风战机并非输在单件武器。 当巴方歼-10CE关闭机载雷达,通过地面站和预警机共享目标信息时,印军飞行员还在用语音电台呼叫支援。 法制阵风、俄制苏-30、以色列预警机因数据链互不兼容,导致战场信息传递延迟超3分钟——这恰恰是霹雳-15E从发射到命中的时间。

“我们被电子战压制得像瞎子! ”印度退役中将乔普拉愤怒指出:阵风战机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遭遇干扰后,需手动切换雷达频率,而这3秒空白期足够PL-15E完成致命锁定。 更致命的是,莫迪政府下达“禁止攻击巴军事设施”的命令,使印军飞行员沦为被动靶标。

全球军工版图重洗牌

日本《朝日新闻》哀叹:“21世纪最大军事诈骗”让西方军火商集体沉默。 霹雳-15E单价仅120万美元,不到美制AIM-120D的三分之一,却在实战中碾压售价2400万美元的阵风战机。 空战后48小时内,伊朗防长急赴中国考察歼-10CE,乌兹别克斯坦火速签下24架订单,沙特更豪掷46亿美元采购歼-35隐身战机。

讽刺的是,印度至今未承认损失。 尽管驻印尼武官库马尔少校用PPT展示战损清单(3架阵风、1架苏-30、2套S-400防空系统),国防部仍坚称“仅损失一架战机”。 而法国达索公司悄悄派工程师赴印,试图解释“阵风首次实战坠毁纯属意外”。

“老实人”的代价

当新德里街头抗议者高喊“莫迪还我阵风”时,伊斯兰堡的作战室内,巴空军参谋长安瓦尔正擦拭歼-10CE模型。 他桌上摆着中国军工的保密协议副本——第14条用加粗字体写明:“买方须对武器实战参数严格保密”。

正如日本《产经新闻》的总结:“中国用145公里的标签,给印度挖了200公里的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