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利多星林毅|高股息价值重估与国产算力崛起

发布日期:2025-07-14 14:56:10 点击次数:163

上半年A股市场展现出独特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一方面,以高股息为内核的银行股持续获得长线资金青睐;另一方面,部分高风险偏好资金聚焦于微型股及国产算力等主题。

本文客观分析上述几个板块的驱动逻辑,并探讨潜在的市场结构性机会。

银行股:险资增配背后的价值重估逻辑

资产荒下的配置需求驱动

伴随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历史低位(约1.64%)及一年期定存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约1.5%),保险资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面临严峻的“收益荒”挑战。在此背景下,具备稳定高股息率、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普遍破净)的银行股,其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成为重要的配置方向。

破净买入的利润机制

上市银行股除招商银行等个股外,普遍跌破净资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大行一度跌到0.5倍市净率。险资以0.5倍市净率买入破净银行股,按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价与净资产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且后续股价波动不影响利润表。

板块联动与政策环境

银行股的稳健表现对非银金融板块(保险、券商)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稳定币等政策环境的演进也为低估值金融股提供了支撑因素。

微型股与国产算力:流动性博弈与产业趋势的交织

微型股的波动性吸引力

在整体流动性相对有限的市场中,部分量化策略及高风险偏好资金倾向于在微型股中寻找高波动性(Beta)机会,使其成为市场局部活跃度的体现。但是,微型股普遍存在流动性风险、基本面不确定性高、波动剧烈等特征,投资者需高度谨慎。

国产算力的必然性

需求旺盛:北美科技巨头(如英伟达、AMD)及大型云服务提供商(CSP)持续上调算力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指引,凸显全球AI产业竞赛对算力资源的旺盛需求。

国产化紧迫性提升:尽管市场对当前算力供需存在讨论,但考虑到未来大规模AI模型(如潜在流行的“世界模型”)对算力的巨大消耗,提前进行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构性供应紧张局面。

国产链进展与核心环节:以华为生态链为代表的国产算力体系正持续推进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例如,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如N+2工艺)上的产能爬坡,主要服务于国产AI芯片(如寒武纪、昇腾);盛合晶微等在先进封装(如CoWoS类技术)领域的进展也是关键环节。其发展路径与逻辑,与全球算力产业链的早期成长阶段具有一定相似性。

市场展望:双轨延续

银行搭台:险资持续配置破净银行股逻辑不变。

算力唱戏:国产算力(尤其华为链)为下半年核心成长方向,需关注中芯国际产能及盛合晶微封装进展。

结语

上半年银行股和微型股以相对稳定的方式跑赢大盘。银行股提供险资抢筹配置需求,微型股国产算力应对未来需求爆发。两条主线分别解决“资产荒收益焦虑”与“有效需求稀缺”矛盾,构成下半年结构性行情柱脚。

免责声明:本文由利多星首席投资顾问林毅(执业编号A0710624050005)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建议均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请谨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